<周易>的问题--悬赏100分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6 17:31:28
周易有没有什么现代的理论基础?
甲乙丙丁有没有在<周易>中什么具体的所指?(好像上古时期甲乙丙丁经常会当做人名,会和这些人有关系吗?)
古人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深的思维?
周易的思维脉络是什么?
周易的玄学值得我们信任吗?为什么?
他在现代科学中有什么应用?

回答的好,最好能逐条回答,这100分就奉送了!呵呵

您好:

  有关问题,我按序一一作了解答。

  1、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,认识天地、阴阳相辅相成、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,充分把握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之际遇,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。所以说,它是有现代理论的基础的。

  2、甲乙丙丁属于天干。在易经中不指人名、不指具体事物。

  3、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(或神人)根据大自然(或天道、生命)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。
  其中,经上古圣人(或连山易祖、九天玄女)某一时期集大成,作成《连山古易》。圣人盘古之后世,因时又作《归象易》。又经过很长年代,圣人观察大自然(天道、社会的发展)变化,重修易经,作成《归藏易》传于伏羲。归藏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。到周文王时,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发生变化,文王对易经进行了演绎发展,而名周易。

  4、《易经》的思维脉络即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强调阴阳依存,统一为道,即太极。

  5、当然值得信任。

  《易经》是中国的文化瑰宝,是群经之首,是华夏民族都有的智慧,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发掘。
  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万法归宗。易乃中国文化之源,诞生于甲骨文之前,是我们的祖先对待天文、地理、历史和生活环境的经验写照。因易而成道、儒、释,道学崇尚自然,儒家崇尚伦理,释佛崇尚觉悟。因易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,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传,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,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,使华夏儿女得以休生养息、安居乐业薪火相传,塑造了富于创造和顽强的民族精神,哺育了一代代英雄儿女......

  6、《易经》在很多方面都指引着现代社会的发展。举例说明:

  第一,《易经》与科学发展观有密切联系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与易经相对应。
  第二,《易经》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。
  乾泉教授指出,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,易学的自然法则、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,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。不但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价值伦理原则,还包含了先进的管理理念、管理法则,蕴涵